喜报!环境设计系在第七届“汇创青春”中斩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2-06-30

浏览次数:558

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主办,同济大学承办的第七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环境设计类)作品评审工作顺利结束!速发国际环境设计系参赛作品共荣获10项奖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汇创青春”旨在积极推进上海“设计之都”建设,大力营造全市文化创新和创意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展现上海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先后成立了上海市文化创意产教联盟和长三角高校文创产教联盟,如今已成为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大学生文创知名品牌。本届活动于3月启动,吸引全国38所高校437个团队的1500余名在校学生报名参赛,历经3个多月的层层遴选,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168件获奖作品。

环境设计系以“汇创青春”为契机,积极组建参赛团队,开展校内选拔,从校内选拔的40件作品中,遴选出15件作品推荐参加赛。经过互联网线上路演与“云评审”,《大城市近郊乡村视角下数字乡村建设研究》《新·楠溪幽径》《忆境·缝合——城市印记与红色工业记忆的空间重构》荣获一等奖,《和影浮空·雾隐江南》《溯石谷》《寻梦桃源里,最是艺新南》《知行空间——上理文创阅学综合空间设计》荣获二等奖,《邻里新语——上海市斜土街道缤纷社区微更新设计》《无界之外 多元共生——基于工业4.0背景下的产业园区更新》《与子偕行·生生向往——基于产文景一体化的乡村规划设计》荣获三等奖。获奖作品既有对乡村振兴策略的探索、又有对城市微更新方式的实验,关注国家发展战略、饱含人文精神,充分展示了环境设计系教学积累与教学改革所取得的进展。

环境设计系将继续发挥学科交叉、工文艺渗透、产教融合、师生共创的团队优势,紧密对接国家战略,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问题,结合行业热点跟踪学科前沿,培育专业特色优势,进一步推进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城市近郊乡村视角下数字乡村建设研究

作者:李硕、赖盛林、浦靖璐

指导教师:方智果

设计说明:以构建数字化的未来理想乡为主体概念,通过数字化手段创建都市人心中的世外桃源,让居住者在其中拥有便捷的交通、发达的科技和悠然的生活。设计依托新南村独有的自然肌理,合理使用当地发达的水系和组团式民居打造兼具桃源水乡意蕴和乡创魅力的理想乡土风貌。设计团队构建了“未来乡村生活圈”,重点打造“产业创新”、“文旅一体”、“复合生态”、“智慧农业”、“和谐邻里”五大场景,以新南村水蜜桃产业为基础,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乡村生活复兴,乡村景观生态修复等多方面完善,以此让城郊乡村获得“新生”,最终构建起数字化的未来理想乡村实现城乡融合。

新·楠溪幽径

作者:谢幸、龚嘉琪、叶思洋、温晓婉、杨伟杰、杨添成、陈周添

指导教师:王振

设计说明:设计以上海市新南村为设计基地,规划适合新南村乡村发展的现代发展模式,结合当地的风俗民情和文化以及农业、产业发展特色,因地制宜的注入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本次规划中,我们设计了适合新南村的生态跑道以及村民公园,为新南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公共活动场所,在结合新南村当地特色优势下,我们设计了新的场馆作为村中的文化基地,以文化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忆境·缝合——城市印记与红色工业记忆的空间重构

作者:孙凝

指导教师:章丹音

设计说明:项目场地为上海市靠近杨浦滨江带的一段滨河绿地,该场地随着历史发展,向水溯源、依水而兴,因水灵动,,是工人运动发祥地。设计旨在开放化滨水景观,通过装置、微地形等设计连接杨浦滨江的工业景观带以及场地本身的红色文化历史,通过功能丰富、空间共享,全龄化设计的的方式,优化场所与外界的融通,实现城市共享、体育康养休闲综合等多样化使用模块。


溯石谷

作者:刘知明、闫博文、钱宇童

指导教师:何明

设计说明:以“溯石+双碳”为核心理念,在全国“低碳排、高碳汇”等倡导背景下充分结合西井峪村独具象征意义的元素,将溶洞、山石小瀑及冯骥才先生《石头记》中的描述同民居榫卯体系结合,以石精角拼接、碎石砸漏屋顶等意向进行转译,在庭院围墙、建筑墙体等塑造上由村民以西井峪“石砌技艺”置入,能够实现村民的归属感与文脉传承性。具备食宿、展览、休憩等不同功能的空间与植景、史景、廊景等结合的庭院,我们称之“溯石峪”。


 第七届“汇创青春”(环境设计类)环境设计系获奖信息汇总

 序号

 获奖等级

 作品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1

 一等奖

 大城市近郊乡村视角下数字乡村建设研究

 李硕、赖盛林、浦靖璐

 方智果

 2

 一等奖

 新·楠溪幽径

 谢幸、龚嘉琪、叶思洋、温晓婉、杨伟杰、杨添成、陈周添

 王振

 3

 一等奖

 忆境·缝合——城市印记与红色工业记忆的空间重构

 孙凝

 章丹音

 4

 二等奖

 和影浮空·雾隐江南

 程瑞强、张欣怡、肖雨、彭楼丹、孟庆宇

 王勇

 5

 二等奖

 溯石谷

 刘知明、闫博文、钱宇童

 何明

 6

 二等奖

 寻梦桃源里,最是艺新南

 彭楼丹、孟庆宇、张欣怡、肖雨、程瑞强

 王勇

 7

 二等奖

 知行空间——上理文创阅学综合空间设计

 龚嘉琪、任苗苗、刘琪

 何明、章丹音

 8

 三等奖

 邻里新语——上海市斜土街道缤纷社区微更新设计

 杨紫荆、张琰、周雨石、张婧

 章丹音

 9

 三等奖

 无界之外 多元共生——基于工业4.0背景下的产业园区更新

 丁卓娅、王冉冉、张倩、李硕、金依琳、李科洋

 方智果、王振

 10

 三等奖

 与子偕行·生生向往——基于产文景一体化的乡村规划设计

 章彦杰、王冉冉、欧阳伊静、凌阳、殷承庭、闵宇骋、浦振飞

 方智果

 (作品顺序按获奖名称序号排列)


                                                             编辑:王振

                                                             审核:李文嘉